学院动态

不遵守“礼”还是新时尚

上传时间: 2024-11-29   浏览:0

不遵守“礼”还是新时尚

      11月27日,青岛恒星科技学院中华优秀传统旅游文化公选课上,开展了一堂关于中华传统礼仪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自由与规范为主题的实践课,课堂以一则地铁站中身着卡通服饰的女孩被保安拦下的案例为切入点,启发学生深入探讨传统礼仪文化在当代社会的意义。
 
 
 

      课堂中,学生被分为四组,分别从法律与权利、社会与文化、道德与责任,以及心理与个人自由四个角度,展开关于案例的深度分析,旨在多维度探讨个人行为与社会规范之间的平衡。

      在法律与权利层面,学生一致认为,只要女孩的穿着未触犯法律,她有权选择自己喜爱的服饰。社会与文化角度的讨论则聚焦于卡通服饰是否符合当代文化习俗,学生普遍认可卡通服饰作为当下流行的cosplay形式,但部分学生也指出,在公共场所的着装仍需结合具体情境,尊重社会文化习俗。在道德与责任方面,学生认为,保安的行为是职责所在,但女孩也需考量自己的穿着是否可能对他人产生不适。在心理与个人自由的讨论中,学生分析认为,卡通服饰可能是女孩表达个性的一种方式,但应在自由表达与社会规范之间寻求平衡。
      课堂还进一步延伸旅游场景中的礼仪文化反思。在旅游场景中,老师指出卡通服饰在主题公园或动漫展等场所广受欢迎,甚至成为吸引游客的亮点。然而,在普通公共场所如地铁等情境中,这种装扮的适宜性则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通过对比古代社会的服饰礼仪,老师指出,帝王、官员与百姓的服饰严格区分场景,这是当时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而在现代社会,尽管穿衣自由已成为普遍价值,但在特定场合,着装仍然承担着协调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功能。
      老师还引用了一些典型的旅游案例(如高铁座椅调整、小孩踢座椅引发争执等),启发学生思考在旅游场景中礼仪行为,如何平衡个人自由与公共秩序。
      传统礼仪文化所提倡的“和而不同”理念,儒家“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的思想,在现代旅游中具有借鉴意义,游客可以展现应有的理解和包容,既享受自由,也需维护公共秩序,展现良好的文化素养。
      老师最后抛出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是案例中的保安或女孩,会如何处理?如何在当代社会将个人自由与中华优秀传统礼仪文化更好地结合?
      这堂课不仅深化了学生对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理解,也让他们认识到,在现代社会尤其是旅游场景中,个人自由与社会规范的平衡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孙丽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 旅游管理学院 
2024年1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