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三下乡”·青春行(三)|探红色太行,承革命精神

上传时间: 2025-08-28   浏览:0

        七月的豫北大地,太行山巍峨耸立,黄河水奔涌不息。7月20日至7月27日,青岛恒星科技学院旅游管理学院“文博赋能,乡创未来”实践团,走进河南省新乡市,开启了一场以“红色太行·精神传承”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社会实践。实践团以新乡市博物馆为起点,深入烈士陵园、红色旧址、抗美援朝纪念馆等地,在红色文化与科技创新的交融中,探寻革命精神的时代价值。

0红色地标里的历史回响

        实践团首站来到新乡市博物馆红色展厅,展厅内陈列着抗日战争时期的步枪、军用水壶、旧军服和手榴弹等实物,解放战争中的勋章、战地日记、信件和地图等珍贵遗物,以及新中国成立后新乡人民建设家园的黑白影像、照片和劳动工具。这些丰富的展品生动再现了历史场景,让实践团成员直观感受到新乡大地上涌动不息的红色血脉,引发了他们对革命岁月的深切共鸣。

0穿越时空感悟革命精神
        实践团成员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了新乡市红色教育基地,这里陈列着丰富的革命历史文物和珍贵档案。在基地的专用剧场内,实践团成员观看了一场精心编排的实景演出,该演出以新乡地区的革命历史为背景,通过高清晰度的革命影片和逼真的声光效果,生动还原了“郭兴武工队”机智勇敢地智斗日伪军的激烈场景。通过这次实地探访,实践团成员在亲身体验中深化了对红色信仰力量的理解和认同,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
0乡村振兴中的青春担当
        实践团深入新乡市某革命老区村庄,与老党员张大爷促膝长谈。张大爷讲述的“一门双烈”故事(刘海珠、刘海秋兄弟),让成员王琛深受触动:“红色精神不是口号,是百姓用血肉筑成的长城。”随后,实践团成员协助村民设计红色主题文创产品,结合当地革命历史与现代元素,打造具有教育意义的特色商品。他们走访农户,调研乡村发展现状,与村干部探讨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夜晚,实践团成员在村文化广场开展红色故事宣讲,村民齐聚一堂,掌声阵阵。青年学子以实际行动投身乡创事业,既传承了红色基因,也激发了乡村活力,更坚定了服务基层、奉献社会的初心使命。

        此次新乡之行,实践团成员不仅触摸到红色基因的厚重底蕴,更以科技创新为笔,书写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新篇章。正如实践团成员在实践日志中写道:“从博物馆的文物到VR里的战场,从老党员的讲述到直播间的互动,红色精神始终在传递、在生长。”
        从茶香珠韵到太行烽火,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实践团始终以“文博赋能”为纽带,连接历史与未来。这一次,他们在豫北大地种下红色的种子,用科技之力让爱国情怀生生不息。

END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宣传部出品
图文|旅游管理学院
编辑|郭琦
初审|徐嘉怡
复审|张晓艳
终审|尚园